第二,市场的土壤。任何产业离开不市场,长沙本身就是传统的机械产业城市,三一,中联,山河等各大机械制造企业都在这里走向全国和世界的,底子很好。再加上湖南本身就是一个建筑大省,劳务输出大省,国家也是这样布局的,中建,中铁,中交,中水电,葛洲坝,中冶,等央企都在长沙设有局级总部单位,这在全国也是独一无二的。企业服务,依赖市场的土壤,SAP在德国长出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第三,区域位置非常优良。如果是消费互联网,可以在相对偏僻的城市安身,但是面向工程企业服务的产业互联网,离开了市场腹地,或者说远离市场腹地,将会是一个非常不明智的抉择,基本上所有的与泛工程相关的企业,统统都是年收入几十亿几百亿的企业,他们的管理方式,信息化诉求根本就不是闭门造车,冥思苦想能够解决的,所以离他们近,或者出差能快速响应用户的诉求,可能是这一类企业服务一个非常鲜明的特色,这一点,北京,长沙,武汉,具有其他城市不可比拟的优势。
正因为有这些优势,计支宝将研发基地放在长沙,期待更多的围绕产业互联网的人才回流,在长沙就业创业。
在计支宝方耀看来,长沙在争夺人才和营造营商环境方面,还是出台不少措施,值得关注和点赞。一个城市的竞争,最后都会回归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又会回归到高端人才的竞争。目前在教育,医疗,居住环境,乃至房价,社交方面,长沙的吸引力还是相当大的,这也让长沙有能力吸引更多优质的人才回来。
格纳微联合创始人李杨寰:国防科技大学博士,国内首批研究微惯导的技术专家,在多源融合定位领域掌握核心技术,获得多轮融资
此前很多创业者纷纷都认为长沙的尖端技术领域会有优势,尤其是国防科技大学的人才能够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拥有核心竞争力,那么格纳微科技就是属于这一序列。
格纳微是湖南目前在微惯导领域内影响力和发展前景都较优的一家企业,立足MEMS产业链的迅猛发展和人们对于定位导航的需求升级机会,决心成为中国中部一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型企业,目前已获得固高科技与长沙高新区的Pre-A轮投资,涉足室内定位、VR、机器人、自动驾驶行业。
在李杨寰看来,长沙互联网行业应该说比一线城市还是有差距,本地企业最大的优势在于媒体与教育,如果脱离这两个方向还能够脱颖而出,肯定是团队和领头人具有超一流的水平。
在流量、资本、人才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跑出来的模式容易被复制,难以形成稳固的竞争门槛。未来依靠媒体、教育行业红利和本地资源的互联网模式还是有很多机会的。
从格纳微科技的发展过程中,其实李杨寰对于长沙互联网的认知也发生了一些细微的改变。一开始,李杨寰盲目地认为互联网无地域限制、无边界,只要方向对、只要肯干,肯定能在这个大趋势下打出一片天。但实际上却发现,很多团队干得很苦逼,方向也对,但是付出同样努力的情况下的资本效应和引流效应会差很远,而且目前资本和资源在逐步向头部靠拢,如果创业者不能背靠本地优势资源或者尽快树立行业门槛,很难在头部资源逐步集中的剧烈竞争中立足。
格纳微科技,依托国防科大的优势技术背景走出的一条不得已的道路,希望在资本和资源竞争的夹缝中打开一条通途。
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岳麓峰会也确实给所有长沙创业者带来了巨大的益处。其不仅可以能够把目光吸引到长沙来,还能够开拓创业者的眼界和知识面,并且获得一些资源通道,已经在中部地区算举办得比较成功比较有影响力的峰会了。
不过,李杨寰同时也认为,一场峰会也改变不了中国的产业格局,他个人感觉峰会应该更瞄准医疗、军工、教育、媒体、制造等方面的本地更有可能的行业进行资源和项目筛选,尤其是处于成长期但是又具有潜力的企业,给予更多的曝光机会,弱化头部企业的宣传,峰会更有活力。
目前,本地政策和项目支持已经很多,在高新区的示范带头作用下,营商环境也有很大改善,李杨寰认为政府能做的都已经做了,尤其在人才吸引和房价控制方面做得非常好,但是在政策扶持方面也不能太倾向于资源性扶持,过多的将资源砸入某一个公司,那么必然影响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造成其他可能成长起来的企业机遇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