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杜湘俊认为,长沙的人才和沿海城市的人才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举个例子,在沿海工作很多人基本上每天工作都是10个小时,并且一个人要做两三个人的事情,但在长沙其实就很难形成这种氛围。为什么呢?很多长沙人才自己家就在附近,他们就很难形成这种意识,干不好可能回家有饭吃。
不过,随着湘籍的优秀互联网人才回来长沙得越来越多,整个长沙的氛围逐步起来,很多优秀人才的意识也开始朝着沿海城市方向发展。所以你会发现,长沙互联网公司做得不错的企业,基本上都是延续了沿海城市那种氛围的。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湘籍优秀人才回来呢?房价或许就是一个特别大的因素。在沿海城市,很多人很难有归属感,湘籍互联网人回到长沙离家就稍微近一点,也比较容易在长沙找到家的感觉。这种就房价的优势,就反而也能吸引一些本身不是湖南人的人才过来。
比如说影娱文化,就有很多高级管理人员并不是湖南人,但也一样在长沙买了房子,因为长沙的房价实在是太让人感到有亲和力了。
也正是有一些非湖南人也愿意来长沙,很多人就利用好长沙成本相对较低的优势,从沿海城市拿项目回来做,所以很多湖南企业靠外包也可以在长沙获得不错。按照杜湘俊的感受,一般在长沙创业的人啊,做互联网创业的人基本上百分之八九十是从一线互联网城市回来的。
杜湘俊回忆,在2014年回长沙的时候,他几乎就看不到太多互联网公司,但现在长沙很多园区企业都是满的。这背后就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杜湘俊认为,一个城市的什么产业行不行,非常重要就是政府支持不支持。
除了各种人才政策以外,政府推动岳麓峰会就给长沙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帮助。杜湘俊从15年开始,基本每一届岳麓峰会都有参加,以前岳麓峰会参加的人也不多,主要还是以湖湘会IDG熊晓鸽为主的大佬,但逐步你会发现岳麓峰会的会议规模越来越大,甚至到了2019年岳麓峰会到了一票难求的情况,很多长沙的CEO都没有门票进去。
在岳麓峰会中,每年投融资项目对接会就非常有价值,国内有很多好的基金和上市公司基本上在长沙的落地第二总部,所以通过岳麓峰会就可以实现投融资资源的对接。同时,类似于柳枝行动这样的机会,也是让很多湖南创业项目拥有了与全国顶尖资本对接的一些机会,这样就可以更好地助力长沙互联网企业发展。
谈到为什么湖南本土没有出现太多太厉害的纯互联网公司,杜湘俊认为这核心还是人才的问题困扰了。比如说主播平台,很多直播甲方平台都在那边,然后那边出来的人其实蛮就是最符合这个行业要求的,但要是在长沙本土的话,要培养一个这样优质的细分领域人才时间周期会很长,但事实上纯互联网的发展迅猛速度,其实不允许你可以长时间去培养。
所以如果你要在长沙找到符合一线城市用人标准的优质工程师、运营等人才,可能会存在一些困难,但如果这样的一些得以解决和优化,那么长沙互联网的竞争力势必也会更大。
计支宝技术总监方耀:工程项目管理云平台,管理近万亿工程,获知卓资本等知名机构投资
计支宝是定位在泛工程行业尤其是线性工程领域的一个全过程项目管理云平台,其核心是从投资管控出发,进行工程的质量管理,进度管理,安全管理等四控两管一协调工作,是一个云化的工程领域的类SAP在线平台。
从2016年正式面向市场以来,计支宝目前在线项目8000多个,在线客户数千个,已经管理近万亿的工程结算资金,目前已经连续获得知卓资本,飞渡科技,广联达英诺基金,涌铧资本,票易通数轮投资,是工程行业中先行者和行业变革者。
在计支宝技术总监方耀看来,在后互联网时代,长沙如果要找到自己的定位,应该是抓住产业互联网的机会。泛互联网领域北上广深已经占住了天时地利人和,但是后互联网时代,传统产业升级的产业互联网就是各地挖掘自身潜力的关键。
杭州已经有了零售产业互联网,长沙工程产业互联网和文化创业产业互联网,就可能是具备其他城市并不具备的产业优势。尤其是工程行业。为什么这么说呢?
第一,长沙泛工程人才集中输出地。长沙的高校大多数都是工科立校,土木工程或者围绕泛工程的专业都是各高效的优势专业,人才聚集,如果可以配合各种政策,营造好足够好的环境,工程人才很快就会和武汉一样回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