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发展史的顺序是什么(史上最详介绍互联网)

来源:国外服务器 在您之前已被浏览:1 次
导读:目前正在解读《互联网发展史的顺序是什么(史上最详介绍互联网)》的相关信息,《互联网发展史的顺序是什么(史上最详介绍互联网)》是由用户自行发布的知识型内容!下面请观看由(国外主机 - www.2bp.net)用户发布《互联网发展史的顺序是什么(史上最详介绍互联网)》的详细说明。
笨笨网美国主机,w ww.2 b p .n e t

摘要』

互联网诞生至今50年,在经历了1990年代中期至2008年这个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后,2008年至2018年迎来了稳步发展和孕育技术变革的时期。本文按照互联网体系结构自下而上的顺序,回顾了互联网2008-2018年间发生明显技术演进的方面和基本保持不变的方面,介绍了中国互联网在这十年间的发展。在总结分析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及其背后的规律的基础上,对未来互联网可能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互联网,光通信,移动无线网,IPv4,IPv6,互联网路由,互联网传输,网络管理,互联网应用,互联网安全

『1 引言』

1998年至2008年是公认的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十年,无论是传输速率、网络规模、关键技术还是应用领域都经历了大幅的增长。如今又一个十年过去,互联网迎来了诞生50周年的重要时期。回顾最近一个十年,互联网同样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移动互联网数据速率的大幅提高和智能手机应用的快速普及、主干网传输速率达到100Gbps、IPv4地址分配完毕、IPv6网络快速发展、新型传输协议QUIC的诞生、云计算的广泛部署等,但也有很多未发生显著改变的方面,例如网络体系结构和分组格式、域内域间路由协议、基于SNMP的网络管理、DDoS攻击防范技术的部署等。这些快速发展的方面与相对稳定的方面结合起来,给互联网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在此背景下,本文旨在对互联网2008-2018十年的发展进行回顾和分析,尝试总结技术发展的趋势和影响发展趋势的要素,结合中国互联网的建设和发展历程,指出未来互联网技术可能的发展方向和应当重点关注的领域,为我国互联网关键技术争取国际领先地位提出建议。

值得注意的是,互联网是一个物理上覆盖全球、逻辑上覆盖人类生产生活方方面面的复杂巨系统,它所涉及的技术领域非常广泛,其中任何一部分都有着丰富的技术积累和研究成果。限于篇幅,本文不可能对所有相关领域的研究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而是将重点放在实际互联网中广泛部署的技术的发展和演进,力争突出其中最显著的特征,因为任何技术研发的终极目标都是应用。

本文接下来的安排如下。本节先简要介绍互联网的历史和2008年之前的主要技术发展。第2节回顾互联网2008年至2018年发展的历程,按照互联网体系结构自下而上的顺序,依次从物理和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与网络管理、端到端传输、应用层回顾互联网发生的重大变革、增量式演进和基本保持不变的方面。第3节介绍中国互联网2008-2018年的发展情况。第4节分析总结互联网近两个十年所呈现出的发展现象背后潜在的规律和给互联网所带来的挑战,提出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和应当重点关注的领域。第5节为结束语。

1.1互联网历史简介

1969年,在美国国防部组建的高级研究计划局(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ARPA)的推动下,世界上首个基于分组交换的试验网络ARPANET开始建设。同年10月,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计算机通过ARPANET首次连接了起来,成为了世界上最早的互联网主机。随后,越来越多的节点和网络都连接进入互联网,到1987年,接入互联网的主机约3万台。1990年诞生了第一个提供拨号上网服务的服务提供商,而1995年被认为是互联网商业化的第一年。从1969年至1990年代中期的这段时间内,诞生了很多决定互联网命运的关键技术。

1971年,电子邮件被发明出来。1974年,TCP/IP协议诞生。1978年,BBS诞生。1983年,ARPANET开始使用TCP/IP协议交换数据。1984年,DNS系统诞生。1986年,开放系统互联(Open System Interconnect,OSI)体系结构被提出来,虽然这一体系结构没有取得最后的成功,但是它为互联网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模型。1990年,以HTML、HTTP和URL为基础的万维网完成,1991年,互联网上出现了第一个网页。互联网发展历程中每一次突破都有一定偶然性,产生的新技术都存在不完美之处,而最终留下来的都是那些功能实用、实现简单、成本低廉的技术。

1.2互联网2008年前概况

在1990年代,人们便已经认识到互联网不再是一个研究和实验网络,也不再是验证OSI体系结构可行性的中间产物。当时已经不再有人怀疑互联网将取得巨大的发展和成功。除了互联网,已经没有其他东西能够满足人们对于数据通信的需求。

在物理与数据链路层,互联网主流的用户接入方式从拨号上网变为了多种更高速率的接入方式。拨号上网调制解调器的数据速率从9600bps逐步发展到56kbps,已经将3KHz语音线路这块海绵里的最后一滴水挤了出来,不再适应用户对数据通信速率的需求。其他一些组网方式如帧中继、X.25等也逐渐减少。以太网和数字用户线路迅速得到了广泛的部署,光通信系统之上的IP网络开始发展。在2008年的时候,10Gbps光纤链路已经得到了普遍的支持。

笨笨网美国主机,w ww.2 b p .n e t
提醒:《互联网发展史的顺序是什么(史上最详介绍互联网)》最后刷新时间 2025-03-21 11:11:04,本站为公益型个人网站,仅供个人学习和记录信息,不进行任何商业性质的盈利。如果内容、图片资源失效或内容涉及侵权,请反馈至,我们会及时处理。本站只保证内容的可读性,无法保证真实性,《互联网发展史的顺序是什么(史上最详介绍互联网)》该内容的真实性请自行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