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底就在一瞬间
HPM是一家有着130多年历史,曾是美国第二大的压铸机制造企业。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美国制造业元气大伤,逐渐衰落与外流。而HPM转型不力,轰然倒下,只能于2011年,对旗下资产进行拍卖。
彼时的伊之密,虽然刚刚度过危机不久,但得知这个消息后,几乎没有任何犹豫,所有合伙人都同意去美国参与竞标。
在全球汽车轻量化的趋势下,汽车要减重,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大量使用一体成型的铝合金铸件、高强度钢、碳纤维,后面两者成本还有点高。于是,使用铝合金铸件蔚然成风。压铸机的需求量也水涨船高。
但在一些超重型的汽车零部件压铸成型领域,基本都是被德国、日本等国公司盘踞着,比如瑞士布勒、德国富来、日本宇部和东芝等。虽然伊之密等国内装备制造企业也在不断研发和生产,但无论是品牌力还是技术,都跟国外产品有不小的差距。如果能成功拍下在重型压铸机上颇有技术经验的HPM,也意味着伊之密可以成功弥补这块短板。
幸运的天平再次偏向了伊之密。在HPM拍卖会现场,甄荣辉发现只有伊之密1家来自亚洲的公司,竞标的对手也只有几个美国本土公司。
拍卖师在类似于网球裁判坐的高台上,随时移动到举牌的竞拍人旁边叫价。25万美元的起拍价,不过喊了五六次价,伊之密就以32.5万美元的价格成功拿下了HPM的全部知识产权,包括了HPM的品牌、业务渠道、供应链,还有压铸机、注塑机的专利技术。
拍卖会现场,甄荣辉认识了HPM的前任总裁,并聘请他和一部分老员工,在美国当地重新注册了HPM北美公司。如此一来,既可以再次维护起HPM原来的业务与资源,也能借此避免中美文化差异带来的技术消化不良的问题。
随后,伊之密的国内技术团队花了一整年的时间对HPM的技术进行消化和吸收,重新研发了以HPM原有技术为基础,结合中国制造优势的全新系列产品。
2015年,HPM北美公司拿下了北美汽配企业Walker Die Casting一台4 500T压铸机的订单。在这行里,压铸机的大小、规模是用吨位(锁模力)来计量的,而这个吨位的超重型压铸机,即便是HPM也没有生产过。
于是,伊之密和HPM美国技术团队耗时1年之久,联合制造了这台4 500T压铸机。到现在为止,这台4 500T压铸机都是全美国最大的一台压铸机。美国案例的成功,无疑增强了伊之密国内客户的信心。伊之密顺势推出了HPM技术的中国版本——H系列重型压铸机。
有着62年重型汽车生产经验的中国重汽,于2017年买入了1台伊之密的DM4 500H压铸机,主要用于生产重型卡车变速箱壳体。除此之外,无锡朗贤、成都奥兴、广东鸿图等都先后购入了伊之密H系列重型压铸机。如此一来,伊之密重型压铸机借此切入了汽车结构件、新能源汽车和大型5G通讯零部件的生产,又一次站上了风口。
不只是卖设备
著名经济学家周其仁教授说,要打破制造业“成本的诅咒”,意味着要以同样的代价生产最大价值的东西。事实上,伊之密一直在思考着同样的问题。
过去,伊之密一直专注做主机硬件,只是把设备卖给客户,至于客户使用设备做出怎样的产品并不关心——这是大部分装备制造企业的基本商业模式。
如今,伊之密正谋求从一家主机制造商,转型为更高性价比、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即以主机设备为基础,为客户提供基于产品的生产解决方案,包括工艺应用、自动化、原料、模具等,帮客户做好最终的产品。
今年5月,伊之密4 500T自动化压铸岛成功交付给中国重汽。自动化压铸岛是伊之密在压铸机基础上,提供的一体化压铸方案。这套系统可以实现产品的取出、完整性检测、压铸模具喷涂、缸套的预热及镶嵌、产品的冷却及产品的后续装修。等于,伊之密在压铸机基础上,为客户提供了基于压铸机的自动化配套方案,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同时,也解决了不同品牌系统配套问题,提高了压铸件的生产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