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260拆机图解教程(深度评测x260办公笔记本)(2/2)

来源:国外服务器 在您之前已被浏览:1 次
导读:目前正在解读《x260拆机图解教程(深度评测x260办公笔记本)(2/2)》的相关信息,《x260拆机图解教程(深度评测x260办公笔记本)(2/2)》是由用户自行发布的知识型内容!下面请观看由(国外主机 - www.2bp.net)用户发布《x260拆机图解教程(深度评测x260办公笔记本)(2/2)》的详细说明。
笨笨网美国主机,w ww.2 b p .n e t

接口方面,X260让我相当满意,即便只是一台小尺寸本,但它也有3个USB3.0,视频输出也有HDMI和Mini DisplayPort,而且标配千兆网卡并可以使用专用扩展坞,这方面的商用特性还是很明显的。

业余时间我喜欢看美剧,X260在这方面算是喜忧参半吧,它的扬声器体验其实算是很惊艳了(考虑到它这小巧的体型来说),据说是1W×2的配置,在家看看电视剧没问题,但TN面板的1366×768分辨率屏就相对普通了,亮度不高可视角度也不大,好在是雾面屏,在室内用还算OK,大晴天就有点悬了。

编辑点评:同一模具就得靠细节设计来拉开价格

之前我们也说了,ThinkPad X260不同配置之间的价格差距很大,可达9000元之多,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相同模具的机型身上,因此它的硬件配置、易用性设计细节甚至售后服务都是拉开差距的关键。以双电池为例,最入门的版本是没有这个设计的,而就屏幕来说,高配版的IPS面板全高清屏自然在效果上会明显强于低配版,所以如果低于使用体验要求较高,选择高配版才是正解。

赞:掀底盖维护很方便,预留WWAN升级接口,高负载时表面热量堆积较小

踩:内部未采用框架结构,单内存插槽升级无望,没有M.2 SSD位

x260拆机图解教程(深度评测x260办公笔记本)(2/2)

消费者:康逸骏

职业:大学生

六月就毕业了,现在实习的公司离学校挺远的,所以我就琢磨着买一台笔记本来满足未来几年的工作使用需求,因为公司要求必须用黑色的传统本,所以综合自身喜好和朋友推荐后我选择了ThinkPad X260,它的使用体验我觉得是相当不错的,至少在我这个把月的经历来看没有什么问题。

具体来说,X260的散热我觉得就很不错,在25℃室温下持续转码视频文件近1个小时,它的键盘面也不会有很明显的热量堆积,我用AIDA64查看了处理器温度也不过82℃,算是合理吧。

看了很久的《电脑报》,我也对笔记本的可维护性有了一定的要求,X260买回来第一时间就拧了底部螺丝掀盖看了看,打开后就能清灰,这一点很方便,但它的内部设计优点凌乱,而且没有框架结构保护(以前的X系列都是框架结构的,虽然不方便拆解,但是感觉很皮实),显得有些随意。

可升级性方面预留了1个WWAN接口并预埋了天线,升级3G/4G模块很方便。但有个让我很不爽的点:它只有单根内存插槽,没有办法组建双通道内存,这样核显性能其实只发挥了50%,玩网游都比较悬。除此之外它也没有M.2接口可升级SSD,也只能通过替换原配HDD来实现。这样设计对一款定位不低的中高端商用本来说合理么!?

编辑点评:内存、SSD无升级空间是设计败笔

对于商用本而言,可升级性和扩展性一直也是大家非常在意的一个环节,在这上面ThinkPad X260的确差点意思,毕竟它并不像极致轻薄本那样内部空间非常局促,无法升级双通道内存和M.2 SSD让它失去了很多可玩性,也发挥不了最大的性能(集显性能大打折扣),这对于中高端商用机型来说,的确让人难以接受。

编辑总评:特色与缺憾并存

如果要为ThinkPad X260下一个定论,可以说它依然是小尺寸商用本中的不错选择,但你要说它还是经典,那我们就不认同了。诚然它身上依然保持了ThinkPad的一些经典优势,比如舒适的输入体验、小巧体型上难得一见的丰富接口配置以及双电池设计,从使用体验来看的确有其所长之处。但显然,它在内部设计、可升级性和性能等方面的缺憾也非常明显,如果你无法接受这些不足,选择其他品牌机型或许更为适合。

笨笨网美国主机,w ww.2 b p .n e t
提醒:《x260拆机图解教程(深度评测x260办公笔记本)(2/2)》最后刷新时间 2025-03-21 11:25:14,本站为公益型个人网站,仅供个人学习和记录信息,不进行任何商业性质的盈利。如果内容、图片资源失效或内容涉及侵权,请反馈至,我们会及时处理。本站只保证内容的可读性,无法保证真实性,《x260拆机图解教程(深度评测x260办公笔记本)(2/2)》该内容的真实性请自行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