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游记 越南游记小宋

孙新生:越南游记(二十二)长安风景区

华闾古都区仅只是具有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双名号的长安名胜风景区的一部分。

毫无疑问,这片残留的古建筑的存在,是其得以成为世界级遗产的基本价值所在,而背后所依的大片山体及附着其上的奇貌异景也是撑起华闾遗产头衔的底因之一。被称为世界自然与 历史 文化遗产的地方在世界上并不算少,如中国的泰山、庐山、黄山、华山等皆是,但作为越南这个不大的国家来说,能有些双头衔,不啻为一个奇迹和巨大的精神物质财富,难能可贵。

这片面积达上百平方公里的神秘群山突然凸起在红河平原与清化平原之间,实在显得突兀,它使大地由平滑变得皱折,由平面化为立体,而令人难以琢磨起来。大自然的创造力常给人灵窍以颠覆、突破之感。

未曾料,我们在进入华闾古都之前,已经在长安风景区山体边缘行走了很长一段路程,并未觉察神奇,当我们再顺原路向西南行六七公里,细细品味山水风光时,方觉别有风味。

这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石灰岩质的山体硬朗地展示各种形态,山顶、缓坡和峭壁缝隙都被茂密的林木、藤蔓所遮蔽,而山脚下竹林环绕的农舍与已经泛绿的芦苇和刚刚插上稻秧的水田交错在一起。

寻觅不到进入崇山峻岭中的路径,只觉得有一条小河流向景区深处。越过小桥,拐到僻静处,看到码头上泊着数十条小船。小秦招呼我们登船,划桨的是一位越南中年妇女,她麻利地把船划动。

水气氤氲,流水汩汩。绕山的小河向西北流去,渐渐宽泛起来。再向前行约500米,多条河流交汇,形成河口,次第松开,如临狭长的湖面。此时只见数十条上午划出的游艇归来,游客大多是欧美人,显得格外兴奋,有的大声呼唤,有的竟唱起歌来,还有的则赤膊划船,正在释放沉醉于自然美景中的快乐。

女船工一脸忠厚,浅笑嫣然,看着她那副头戴尖笠、身穿圆领衫、大脚裤打扮,我想起20世纪60年代在广东水乡所见的农妇,何其相似,给人以可信与淳朴的感觉。女人到了中年,话就多了。到河汊处,船女说道,顺流直下可绕景区一周,直到原始森林,景色很美,但很远;如向左(实为西北方向)就进入碧洞一带,那里是景区的精华。我看天已过午时,选择向左。

河道狭长,弯曲幽深。山体一座连着一座,且越往前行,缓坡被水淹没,直挺挺地兀立在水中,偏西的斜阳把光线洒向山腰,而遮天蔽日的山峰似乎向河流中间压来,使人惊悚。隐约可见猿猴在树丛中攀援,除了几条小船,山谷中不见人的踪迹。

挡在正前方的山体,把河水逼向原本顺流方的侧翼,使河的形态连续成为多个“S”形的连接。当我们拐过溪涧,顿时天地开阔起来,流水又汇成湖泊,湖两旁的山坡平旷,皆被蒿草淹没,坡上盖有寺庙与亭台。我们没有停留,继续前行。“山穷水尽疑无路”时,发现没于水中的山体下方有一缺口,船进去后才发现这是一个低矮狭窄的溶洞。洞内光线阴暗,怪石嶙峋,我们只能低着头,爬着划行。

洞不长,仅二三百米。出洞后觉得光线明亮,又入一更大的湖区。湖中央立有水榭亭台,四面环山,山势显得高拔料峭,面湖山体岩石壁立,缝隙处仍顽强地生长着各类植物。石壁上形成不规则的图案,给人以遐想,似人、似兽鸟等。又穿溶洞行,此洞高大,河沿洞的一边流动,另一边则宽敞如礼堂,上立着或垂着千姿百态的钟乳石。这种石灰岩的山洞,在我国西南山区比比皆是,也不足为怪。女船工说,长安一带可容小船穿山而过的溶洞数量有48个,刚才过的叫暗洞,现在过的叫地灵洞,还有叫亮洞、三滴洞、酿酒洞的。连过了三个由河流和溶洞相连的葫芦状的湖湫水域,刹那间更激起游览的兴致。

看到船工划得冒出汗,我们三人接过桨板划了起来,还与这位中年妇女聊起家常。这位女工说,她姓陈,夫姓黄,有二女一男,一女出嫁,两个小的读书。丈夫在家看摊守店,卖杂货,她种有四亩水田,秧插完了,忙里偷闲出来划船补贴家里。言谈中知道她还会说几句中文,我便用中文和她攀谈起来。

我问她:划一次船挣多少钱?

她说:十七八万越南盾(相当于人民币50多元)。

我们买一张船票要80元,三个人要240元,还要购门票。便说,可能少了点吧。

她说不少,有时一天可以划两趟。

又问:哪个国家的游客多,中国人多吗?

答道:白人来得多,中国人也多。

问:中国人好吗?

答:好。人和气,还给小费。

我烟瘾上来,便问,可以抽烟吗?她点了点头,笑着说,你很绅士。

一路走来我越发觉得,这个勤劳、忠厚、自立、知足、敢说真话而又有点幽默感的女子很有点广西人的味道。

击水划过山岬角,迎面汇入一条大河,顺流向一个盆地驶去。水草、芦苇、灌木丛、蒿草、山峰逐次向上展开。

重山叠嶂,峰峦怪异。那座山高顶平的风水山竟在远方。这不是黎氏王陵所对应的那座山峰吗?难道我们绕到了华闾古都区的背后?我们到了被称之为“先仙泉”的地方。半山腰建有一座大庙。庙分两院落,前排庙宇显得低矮些,仅一层两开间,后院那栋则修得大气,立于高台之上,铜铸仙鹤把关,重檐翅角,两层阁楼。两殿用汉字分书“仙姑灵祠”、“ 仙古庙”。庙前立有金字石碑,原来铭文描述的是雄王后裔贵明大王在华闾这块地方抵御蜀王子泮这个越南史前的神话故事。但碑是新刻的。

天色渐暗,凉风袭来。我们择近路,划船穿过两个洞廊,径直上岸乘车赶赴宁平市区。

长安之景,美在山水相连又相通。河水与暗河将湖泊、盆地、青山连为一体,座座山峰如浮在水中。水清山碧,旷野处不乏古刹名寺,舟楫之利穿山而行,洞内与洞外奇景交替出现,极具奇崛清逸之感,如此美景实为现代人脱俗超凡之好去处。

孙新生:越南游记(二十)丁、黎两朝古都华闾(上)

穿过一条嘈杂的街,越过一座类似护城河上的小桥,眼前是一座五开间的三层城门楼,皆以黑色的火山石堆砌。

进入了古都城区,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宽大的广场,近1平方公里,由黑麻石铺就。广场空旷,仅留有一座二层红瓦十二柱的亭子,走近一看原为水泥柱,竟也是仿建。亭东200米处有座古牌坊。四周皆为青峰翠岗,古都好像建于盆地之中。护城河绕广场而行,由东北向西南流去。亭东方为一个不小的村庄,密密麻麻盖满房屋。

小秦指着亭内的用越、汉文写就的新刻石碑碑文说道,广场上原建有丁、黎二朝的宫殿,现均已毁。你看广场北部那几座石础,是中式的古代宫殿建筑立柱搭梁用的基石,原盖有多座宫殿。这空旷之地为古代宫殿区已无疑义。

被称之为“先皇”的,就是在安南10世纪诸侯混战之际异军突起荡平众强梁的丁部领。

说起丁部领,就不得不提起在安南,也就是后称“越南”的独立过程中起到很大作用的两个人。

一是曲承裕。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中原地区发生安史之乱。八年后叛乱虽被平定,但河北、山东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逐步蔓延到川陕、河南、两淮和岭南等地区,节度使或部将的叛乱时有发生。中央集权的削弱和藩镇割据的加剧,使显赫一时的唐王朝在经过一段短暂的中兴后又步入没落,从此一蹶不振。各类矛盾的加剧催生了黄巢农民大起义。907年,唐朝覆亡,中原先后经历了梁、唐、晋、汉、周五个小朝代,平均每个朝廷仅十余年;而南方包括越南地区则建有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前蜀、后蜀、荆南等十个地方割据政权,在云南还先后有南诏和大理政权,整个国家陷入内乱与分裂之中,安南地区也未能幸免于难。从803-880年,安南多次发生兵变或事变,多个安南都护、经略、节度使或被杀,或被逐,如经略使武诨(越南武氏开基祖之一,武元甲为其宗族后裔)曾逃往广州。

经过千余年的中原王朝郡县统治,汉儒文化的强势推行,汉越血统的交融,这时的安南境内已形成一批由汉人与越人融为一体的封建统治阶层。这些人不但熟悉中原王朝的 历史 文化,而且熟知安南风土民情,和当地村社头人或土豪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与西汉时期郡县官吏与雒将雒侯等部落首领格格不入、以至酿成二征夫人起义的状况有明显的不同。在风雨飘摇之际,安南的上层人物开始洞悉内外,野心膨胀,觊觎封建割据大权。

唐后期中原人曲承裕由朝廷入安南仕宦,子孙也随迁,留居当地,后演变成安南鸿州(今越南海阳省宁江县)的富豪世家。曲氏乘机崛起,控制了安南。唐天祐二年(905年),曲承裕得到唐王朝的承认,被授予静海节度使之衔。但由于唐中央王朝之无力远及郡县,何况安南,致曲坐大,曲承裕实际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割据政权酋首,开创了越人上层建立几乎完全割据的政权之先河。

而与此同时,以军功著称的刘谦、刘隐父子先治封州(今广东封开)、贺水(今广西贺州),后因平定端州、广州之乱,唐天复元年(901年)刘隐被荐权清海节度使留后(即岭南节度使),后又被唐之后的后梁朝封为清海、静海两节度使、安南都护,并加封南平王。刘隐故去,其弟刘岩,后改名刘 ,即位之。其谓僚属:“今中国纷纷,孰为天子!安能梯航万里,远事伪庭(指后梁)乎。”遂与中国南方其他九个割据政权一样,刘在广州称帝,号南汉国。这便是中国第二个封建分裂时期,即五代十国时期的“十国”之一的“南汉国”之由来。

因隋、唐、梁时,安南地区即今越南北部地区属岭南道,由岭南节度使管辖,循之行政习惯或正统观念,刘氏之南汉国将安南视为其所辖之,更何况刘氏领有清海、静海两节度使,而曲氏仅为唐亡前两年所封的静海节度使。曲承裕于907年去世,其子曲颢即位,颢亡后由其子曲承美继承。曲氏祖孙三代保有安南,计26年。930年,南汉刘 发兵取安南,俘曲承美,命属将李进为交州刺史,南汉仅直接统治交州一年,曲氏旧将杨廷艺于爱州(今越南清化省)发兵围困交州,南汉援军未到,交州即陷杨廷艺之手。杨廷艺虽战败南汉军,但深恐南汉再次征南,为了本身的政权不受威胁,只好臣服,服从南汉诏谕,接受羁縻,任交州节度使。

另一位重要人物也恰逢此时登场,即吴权。

杨廷艺领有交州七年,又被其牙将矫公羡(峰州人,即今富寿越池一带)所杀。次年杨廷艺另一牙将吴权发兵于爱州,北攻矫公羡。矫向南汉求援,救兵未至,身已先亡。吴权即领有交州。

吴权,898年生于河内山西市唐临乡。据《大越史记全书·外记·卷五》记载,吴权身材魁梧,双目如电,龙行虎步,智勇双全,力可举缸,容貌异常,且腰上长有三颗痣,人皆奇之,以为可为一方之主。我们注意到,《大越史记全书》这一时期出现的人物如丁部领、黎桓、李公蕴等均被描写得有异相,且智勇双全,它从侧面反映了安南自力、自主意识的增强。如前所述南汉国主刘 接求救后,派儿子刘洪操率军来攻之。由于轻敌冒进,误入白藤江,被吴权击败,吴于939年春称王,立廷艺之女为后,定都古螺城(今越南英东县)。944年吴权去世,享年47岁,在位仅七年。吴权死后,杨廷艺之子杨三哥(吴权内兄)自立,称平王。950年,吴权次子吴昌文驱逐杨三哥,自称晋王。954年,南汉国主刘封吴昌文为静海节度使。越南史称吴权、吴昌文为前后“吴王”。

继曲、吴之后,安南地区,群雄并起,各据州县,战火连连,更胜以往。吴权之子吴昌文难以驾驭局面,在965年征战叛乱得太平、唐阮二村时,“才入境,止船上战,为伏弩所中,薨”。吴昌文侄儿吴昌炽以“吴使命”名义割据一方。加上矫公罕、阮宽、吴日庆、杜景硕、李圭、阮守捷、吕唐、阮超、矫顺、范白虎、陈览等十一人,号称“十二使君”(汉书称“使君”者,一般为州府级官吏及诸侯)。安南“海内无主,十二使君争长,莫能相统”。时势造英雄,丁部领应运而来。

丁部领是华闾洞人,其父丁公著是杨廷艺牙将,后被杨委任为驩州(今越南中北部的河静省)刺史。丁部领在其父去世后承袭其位。越史书记载丁部领少年时便显现其非凡的勇略,被村中儿童拥戴为首领。后又率其少年部众攻打别村儿童,使人臣服。周围村民得知此事后大为惊诧,纷纷率子弟前往投奔。后丁部领又击败、收服其叔父丁预,成为一方强人。丁部领以桀骜不驯著称。因不向吴王纳贡,“后吴王”吴昌文和其弟吴昌岌征华闾,丁部领势小胆怯,将子丁琏派往吴军为人质,试图与吴和好让其退兵。但吴军继续攻打,丁部领被迫奋力反抗。一个月过去,华闾洞仍未被攻破,二吴竟将丁琏绑在旗杆上,声称若不投降就将丁琏立即诛杀。丁部领大怒,下令十余张大弓一齐射向丁琏。吴军大惊,被丁勇气所折服,立即退兵。

后丁部领看到割据太平的十二使君之一陈览有德无才,势力强大,家产富有,便去投奔,陈览也觉得丁奇异,非为常人,便收为养子。陈丁联合,实力大增。967年陈览病逝后,丁部领率兵3万攻打范白虎,将范收至麾下,成为丁的亲卫将军。吴氏后裔吴日庆、吴昌文见丁部领实力日益壮大,二人惧而投降。丁部领及儿子丁琏分别娶吴日庆之母和妹为妻,还将女儿嫁予吴日庆,不久,丁部领又娶杨三哥之女杨氏玉云为妻,以政治姻亲振声威。

丁部领又率重兵围困杜景硕,杜在战斗中被流矢击中,其部众归降。再亲率军,以阮匐为先锋,黎桓为殿后,统领战象与士卒,同阮超、阮守捷、阮宽的联军展开激战,用火攻打败了他们。随后率军攻打矫顺、吴唐、李奎等部。丁部领以各个击破的办法,历经年余,终于消灭了诸使君,统一了交趾。

968年,丁部领建立丁朝,国号大瞿越,建都于自己的出生地华闾洞。969年定年号太平,并以第二年为太平元年。这是越南 历史 上第一个年号。970年,北宋攻灭南汉,丁部领畏惧之,主动向北宋表示臣服。972年,丁部领遣其长子丁琏携带方物,向北宋皇朝请求册封。次年,宋太祖封丁部领为交趾郡王。从此,安南不再是中华直辖领土,成为“列藩”。这对越南而言,是一件有重大意义的事件。

纵观由秦始皇于公元前214年收复岭南,建立南海、桂林、象三郡,到968年,即中国五代十国的南汉国时期,越南北部地区(亦称交趾、安南),与中国的广东、广西、海南地区始终同属一个大的行政单位,长达1182年之久,这恐怕在世界 历史 上是难得寻觅的现象。两者之间 历史 渊源的交互作用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思索的重大 历史 和现实课题。

我以为,一个明显而不容置疑的事实是,越南由原始 社会 末期,即蒙昧时期,跨越了奴隶 社会 阶段,直接向封建 社会 过渡,即进入了以郡县制为标志的有一定秩序的封建 社会 ,缩短了越南的 历史 发展进程,使越南成了中南半岛或东南亚地区最先开始封建化的国家,其封建化的完成比东南亚其他国家早了数个世纪。同时也纳入了在当时世界处于先进文化地位的儒文化圈,对其 社会 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产生了明显的推动作用,使安南在其今后的发展中有相当长的一个阶段与其西、南邻国家相比,居于比较优势和强势的地位。

「2019越南游记」千年古城河内的风情万种

2019春,龙猫在越南自由行十五天。

越南国土南北长达1650公里,东西却十分狭窄。

龙猫从 凭祥关 入境,一路由北向南,走过 河内 、 岘港 、 会安 、 胡志明 、 富国岛 五个地方,纵穿整个越南。因纬度不同,十五天内我走过了冬季、春季和夏季……宛若时空穿越,十分有趣 。

【如果大家对自由行感兴趣,可看看越南自由行(河内篇)。】

河内是我此行的第一站,我们入住中心酒店,三人间RMB 270,标准参考如家快捷酒店。

酒店的门脸儿狭窄,只能向纵高处发展。酒店内的走廊更是只容两个人擦肩而过。据说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土地私有,祖辈们传下来的土地分给儿子,儿子若是多了,就越分越窄,所以造成了狭窄的门脸。于是,我又开始胡思乱想,若是儿子又生了两个儿子,越南的房间不是更窄了么?若是窄到连门都装不下,又该怎么办呢?

之所以选择这家酒店,是因为坐在酒店餐厅中就可以俯瞰还剑湖风景——

环剑湖就像是一面椭圆形的镜子,在这个镜子的周围是一圈软软的,丝发般的绿毛,微风拂来,绿毛荡来荡去,镜面中映着蓝天白云,正应了“白银盘中一青螺”的诗意。

【摩托大军】

走出酒店,离开狭窄的街道,就到了河内正街上。

刹那间,强烈的噪音冲击着我的耳膜,就像是一不小心推开了夜场迪厅的大门,宏伟的声音倾泻而出。

无数辆摩托车如蝗虫般呼啸而过!我站在人行道前,眼望着红绿灯,却无法迈步向前——只要我刚抬腿,奔涌不息的摩托大军就将我冲回岸边!这些摩托车不知从何处潮水般地涌出来,闪电般的飞驰,声势浩大,电闪雷鸣,一群接着一群,一波连着一波,绝无停下的迹象。

摩托大军战斗力十足,生生不息,几乎任何东西都可以用摩托车来搬运——席梦思、电冰箱、四五米长的管子,甚至于一家四口都坐在一辆小小的摩托车上!令人叹为观止!更有越南的男孩女孩,他们有着精致的五官,骑着摩托车惊鸿一瞥,再望去,却全然不知所踪?

在越南,过马路是一项技术活。网上甚至有过越南马路的攻略:大意是说——没关系,摩托车会像水流一样躲开你。说得轻松,要一个人做移动的石头是需要勇气的——无数摩托车以疯狂的车速向你呼啸着奔涌而来时,那种沧海一粟的无助感会让你寸步难行。

在路边呆立近半小时,我依然无能为力,旁边的老公犹豫良久,最后心一横,搂着我一起狼狈地跑到了马路的对面,面对越南的摩托大军,我再次感到了男人的重要性!

如果不能在越南过一次马路,今生今世你一定会留下遗憾。

【还剑湖】

世界上每一座美丽的城市都会有水的存在,水是城市的灵魂。河内不仅有宽广的红河,还有湖泊,还剑湖就位于市中心,位置相当于北京的故宫、天津的西开大教堂和西安的钟楼。湖中有玉山寺和龟塔,行走在湖边,看湖水在垂柳的缝隙中泛着白光,很是惬意。

为了寻找神龟与剑,我来到了湖边。湖水如镜,无风无云,远望水面湖心,的确有一支剑柄立于湖水中央——“龟塔”。那么神剑呢,一定藏身于水底了?

还剑湖旁有小剧场,小剧场内有水上木偶戏表演。水上木偶戏是越南独有的节目,演出了还剑湖的故事。尽管语言不通,我还是全看懂了——神龟为越南国王献上神剑抵御北方的敌人,战争胜利后,国王将神剑还给了神龟。直到谢幕时,我才发现演员和木偶都在水中表演,真是敬业啊!

【鸡蛋咖啡】

环剑湖旁有一家百年咖啡店,店在临街二楼。沿着逼仄的楼梯走上去,我发现店内只有小板凳,没有几张桌子,只能和陌生人一起挤坐在矮凳子上喝咖啡,而咖啡杯就放在脚旁。

在越南待久了,才知道这里的咖啡店都一样——简陋的环境,一群人坐着小凳子挤在一处。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春运时期在排队买票呢!越南人把咖啡喝成了地摊货,这真比法国人接地气。

egg coffee 是河内特有的喝法,它将炼乳和蛋黄加在一起搅拌到浓稠的程度,最后再把黑咖啡倒入,喝起来就像咖啡口味的卡士达酱(奶黄)。

坐在老板特意为我留的二楼阳台上,咖啡香被环剑湖的风吹得丝丝缕缕,度假之美尽在其中。

【中法文化】

在越南你会产生一种错觉:戴着斗笠,身穿奥黛的越南人走在法国某个小镇上,拐了一条巷子,他们又走到了中国南方的某个镇子;甚至在一条街上,仿佛一回是法国,隔壁就是中国。在河内的街头处处可见中法文化的无缝对接。

河内最古老的教堂“河内大教堂”,就是仿照巴黎圣母院兴建而成的;供奉孔子的文庙又是地道的中国建筑;法式洋楼和中式院子,这一切组成了河内街头的实景剧。我就是一个好奇的观众,把眼前这拼图式的风景收入镜头。

这些街头景象深刻地反映出了中法两国在漫长的 历史 中对越南的影响,然而奇怪的是这些中式、法式建筑中进进出出的人很少有穿中式或法式服装的,他们在服饰上保持着自己的民族特色。

【36条古街区】

36条古街区是河内最吸引游客的地方。其街道纵横交错宛若河道,据说就是依着河道逐渐行成了这样蜘蛛网般的道路。

36条街每条街经营一种行业:丝绸、稻米、银楼、草药、冥纸、乐器……街道也沿用旧时的名称:皮行、铜行、棉行、糖行……

转个街就是截然不同的景象。漫步于此,如同走入一趟体验生老病死的人生旅途……

【鲤鱼锅】

鲤鱼锅在河内是脍炙人口的老店,因为名气很大所以老店所在的街道也叫鲤鱼街。

鲤鱼锅就是很多奇怪的叶子在平底锅上加热然后放上鱼块,味道清淡,全靠一种叫鱼露的类似酱油的调味品来提味,味道一般。

旅行,除了美景、 美食 、文明古迹、 历史 、异域人情外,观察当地人也是重要的乐趣。

我在河内大街小巷仔细观察了这里的人,我发现这里遇到老人的概率很小,这和在日本福冈完全不同。年轻人特别多,而且个个长相俊美,五官精致,快乐、友善、礼貌而且十分热情。

在河内,和煦的日光下是水果的味道,是闪着波光的湖面,是教堂上荡漾着时间流逝的声音,是带着胶片质感的、古老、优雅的韵味。

孙新生:越南游记(三)河内老城

在毗邻于大罗城的红河之南择地而居,可谓一举两得。既可图强,又可以御防。然而更大的意图是向南徐图之。李朝是越南立国后走向鼎盛的起端,其所定国策,为后来之历朝历代,如陈、后黎、西山等朝所继承,皆照办之。与南阮对立的北郑,也一直将其统治中心置于河内。阮朝虽定都顺化,但始终赋予河内以特殊地位。

河内现已是660多万人口的大城市了,行政区划有9郡(区)、20县,面积3300多平方公里。但城区面积尚不足200平方公里,2012年仅182平方公里,现正处于城市建设快速扩张的初期。

我们住在老城区里被称为三十六坊的谢贤街上。街道逼窄,有五六米宽,两边密密麻麻地盖满了门脸窄小的两三层的单体楼,现多辟成店铺,以旅店、餐馆、杂货铺、水果店、工艺品店、牙科诊室及形形色色的小中介机构居多。街上摆满了各色小摊,沿街兜售,即使大白天,依然人群川流不息,而摩托车、的士以至小面包车竟在人缝中穿行,却鱼贯而入,挺有秩序,很少见有碰撞发生。行不多远,就看到多处院落,内里房舍有洋楼式的,也有中国南方粤闽一带的堂屋似的,许多门脸两旁或上额书有汉字,如某某商行、某某货栈,或写有某某氏祠堂、某某寺院。给我印象深刻的是周氏祠堂,写有“岐山堂”的堂号,显得十分地道,一下子就把周氏的起源地点明了。街上低矮的楼房,楼龄陈旧,估计有百年以上,也有新翻建的。我所住的旅店就是近些年才建的,在街尽头拐弯处的一高岗上,门脸仅三五米,内里却挺宽大,每层有三四百平方米,有六层,楼呈“日”字形。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在门面侧下方有两三米宽的通道,直通大楼地下,原来旅馆的停车场就建在这里,有两层,每层可停七八辆车。真可谓螺蛳壳里作道场。在之后的旅程中,我越发体会到越南人在这方面的能力。

不远处就是著名的白马寺。与中国洛阳白马寺以纪念西来白马驮佛经而来的意义不同,河内这座白马寺却与李太祖有关。寺院建于11世纪,据说是城内最古老的寺庙。当时,李公蕴求助于白马来帮自己选择造城墙的地址,白马就将他带来此地,为了纪念这匹马,便在这里建了寺庙。眼前庙宇规模不大,貌也普通,可香火很旺。目前大部分结构只能追溯到19世纪,如内里的孔子寺是1839年补建的。这种将祭祀当地神祇(白马)与纪念圣人(孔子)相结合的建筑形式,实际上就是越南这个儒释道文化圈的国家在信仰上的一种变通。

翻译小秦是越南河内国家大学的中国留学生,他说,三十六坊是个 历史 名称,其实绝不止三十六条坊街,而是泛指老城的传统市民区和商业区。这里充满了异域风情,是河内古老的心脏和灵魂。我置身其中,花了整整一个上午的时间也未走出这热闹的街市。游商小贩挎着篮子游走于街头巷尾,篮子里面装着便宜小吃。每个街角都能找到米粉摊和越式鲜啤酒吧、冷饮店,充满了嘈杂和欢笑。现代的风貌和中世纪的感觉融为一体。漫步坊中,领略身边的景、声、味,更加深了对这个民族的理解。

河内的主城区是在老城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李公蕴在红河掉头向南的大拐弯处的西部地区,亦即靠近羸、龙编旧城的红河河段对岸,择地而筑城。传说他乘船行到城墙跟前,看见一条翼龙腾空而飞,因此将大罗城改名为升龙城。既有称此地为龙盘虎踞之地的意味,又暗喻自己为真龙天子。升龙城区四周为不规则围城,外延周长约25公里,就位于西湖以南、剑湖以西的偌大地区,皇城在城区中,偏东部。内城东部修有三十六坊,以安置各色手工作坊及种类繁多的商贸行当,如金银首饰、铜铁制作、丝绸布匹、茶叶、药材等。华人在三十六坊中居重要地位。中药材街的最大商号为傅家,而傅家则是明末清初由福建先迁入兴安,待站稳脚跟后再入河内的。当时街道名称往往以集中交货的货物名称命名,如棉街、纸街、帆街、鱼露街、银器街、糖街等,不少街名沿用至今。据史书记载,1875年河内已有36条街,不仅交易的货物品种丰富,数量也十分可观。我所居住的谢贤街,过去就是网绳行街,因纪念行首而获名。

商业行街与居民区连成一片,商业区的范围急速扩大,已形成河内市的闹市区。居住在城区的居民住房大多是自建房,形式与色彩各异,有歇山屋顶的古建筑,也有一些仿照西欧或南洋样式的小楼,但主体部分是形状细长的单体楼,楼楼相连,无间隙,临街而建,几乎未留人行道的间距,面窄,从两三米到七八米的都有,长度一般超过十米,通常建三层,少数也有七八层以至十几层的。首层毫无例外地都改作商业用途,二层以上住宿及他用。临街面光线较好,内里则幽深灰暗,空气不流通。街上电线杆林立,各种电线密如织网地散搭在空中,虽然城市开始有些整理,如捆扎,但仍有碍观瞻,潜伏着火灾危险。

午饭后,我们向西北走去。行不多远便进入殖民时期所建的新区,道路宽了许多,四车道,树木高大,盛密,两旁多为法式建筑,如广州的沙面、汉口江汉路般,但似乎觉得这种“洋化区”的面积大了许多。这可能是法兰西帝国殖民越南近百年,将统治印度支那联邦三国的总督府设于河内的副产物吧。约行2公里,到达升龙皇城。

河内皇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 历史 文化遗产名录。但走到跟前,五味杂陈。

购票入园,道路右边为皇城展览馆,主要是以图片文字的形式介绍皇城的沿革史,仅有越、英、法语说明,无中文,有些遗憾。作为使用汉语为官方语言、书面语言达两千年之久的国度,汉语词汇占越南语词汇达70%以上的文字符号系统,却无汉语说明,真是不可思议。

路的左边为皇城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绿草茵茵的开阔广场,面积有两三个足球场大小。沿着场中甬道前进,皇城城关矗立眼前。城墙砖石结构,涂以黄色,高约六七米。不似中国皇城门大多有瓮城结构,繁复重叠。升龙皇城城门却较为简单,显得有些单薄。城门楼为一个仅有三开间的塔式牌楼。后来在旅程中发现,越南的城墙、庙宇等重大建筑物的门楼基本都沿用这种方式。城门仿汉式,中间并列三门,中门平时紧闭,供皇室人员出入,左、右隔二三十米又各开一门,供官员的进出,与城墙相连,门楼外左右各有一辅门,供日常人员进出。

由城门正门入。迎面竟是一法式建筑,二层楼,底面积很大,矩形,用石头垒起,红屋顶,墙面涂米黄色。东西还有两栋小楼,一栋好像别墅,一栋似乎是宿舍楼。有两拨大学生正在院子里照毕业照,穿着学士服,都很激动,欢呼着把帽子丢向天上。再向前走,显得空旷,唯有几棵大树,四周砌墙圈住。在城门的西北方,有一大片的考古用地,层层开掘,露出不同时期皇家建筑物的础基。

偌大皇城,历经沧桑,兵燹天灾无数,早已成废墟一片,怎能不令人惊愕、惋惜。法国殖民印度支那三国时期内,这里成为总督府的炮兵司令部,几栋法式建筑,全是19世纪末期所建,仍可见一些废弃兵营和残缺的炮兵阵地,几门古老西洋大炮锈迹斑斑,散落其间。抗美战争期间,越南军队在这里构筑了地下工事,著名将领武元甲就在这里指挥作战,重新定义了这块皇城的价值与意义。

向东南方向约一公里开外就是越南军事博物馆。展馆对面有一高台,台上耸立着塔式角楼。楼体东、南、西方向分别写有旭晖、镇南、迎西字样,唯独北方用石灰遮盖,经辨认原为“镇北”两字。我们由塔门越上十余米,登临角楼。远望之,可见皇城城门,附近还有断续的城墙,此塔原为皇城塔楼,起拱卫作用。塔楼至城门之间大片皇家用地,在殖民时期被辟为河内新城,越式建筑已无踪迹,皆为西洋式楼宇,政府机关、达官贵人官邸、富豪公寓和新式商业街市连成一片,再与东、南两个方向的旧城区相比邻,构成河内主城区19世纪之后的基本框架。

「2019越南游记」胡志明市,汇聚了世界各地的背包客

胡志明市是越南的首都,曾有“东方巴黎”之称。可见其繁华程度。

而我更喜欢它另外一个风情万种的名字——西贡。

《青木瓜之味》里的潮湿馥郁、《恋恋三季》的沧桑缠绵或是杜拉斯《情人》里的暧昧昏暗——

法式建筑、中国字、滴漏咖啡、大标语……西贡,我也更爱你此时的容颜。

红教堂是西贡最著名的地标建筑。它位于西贡市中心,是最热闹和繁华之处。 中央邮局就在其左侧,十分便利。

据说建造红教堂所用红砖全部从法国运来,百余年过去,色泽依然鲜明,毫无褪色。

教堂前还有上一座重达四吨的圣母玛丽亚雕像,是罗马教会1945年相赠的礼物,圣母的脚下踩着一条蛇。

“热闹与繁华的旅途之后,是一张寄给时光的明信片。”

中央邮局应该是胡志明市名气最大的一处经典了吧。这座19世纪末法国殖民时期的建筑,由法国著名建筑师古斯塔夫.埃菲尔设计,正面望去,整座建筑是由大面积鹅黄色的墙面搭配小面积松绿色线条状的勾勒,铅白色的浮雕花纹与镂空铁艺花纹点缀其外表。与矗立于巴黎的铁塔相比,似乎这座气派的巴洛克式建筑更具浓浓的法式风情。

中央邮局大厅内装饰华丽,极富古典气息,大厅左右两侧上方各有一张越南地图,据说是当年法国地理学家手绘的。世界各个地域、各个种族、各个肤色的人们,融汇在这个特定的空间与场景之间,场面颇为有趣。中央 邮局到今天还在工作,邮寄一张明信片回国是每一位游客来此做的事情。

沿着西贡宽敞笔直的林荫大道——黎笋路(LeDuan)走到道路的尽头,就可以看到一座巨大的白色建筑,这便是当年的诺罗敦宫,今天的统一宫。

统一宫,原名为“诺罗敦宫”,最初是法国的总督府。法国人撤离后“诺罗敦宫”成为南越政府的总统府,改名为“独立宫”。1975年,北越占领了南越,越南实现了全国的统一,随后“独立宫”改名为“统一宫”。

越南被称作摩托车上的王国。胡志明市的摩托大军数量是没来过越南的人无法想象的,据说有300万的摩托车在大街小巷里川流不息。疯狂的摩托车大军如蝗虫般呼啸而过时,你看到所有的游客拿出手机拍摄……致敬!

范五老街,得名于越南民族英雄范五老,它是背包客的天堂。

这里商铺琳琅满目,到处都是各种档次的酒店和廉价旅馆,各种风味的饭店、西餐厅、酒吧、咖啡屋鳞次栉比,应有尽有……斑斓多彩,活力四射。

这里汇聚了世界各地的旅行者,满大街都是大背心大短裤人字拖的欧洲背包客,他们背着单反相机满不在乎地在垃圾上踩过。朋友惊讶地说:西安那么干净,这帮老外不去,却爱跑到这里溜达?的确,越南是欧洲人的天堂,这里你更多的是遇到欧洲人。连当地小孩子也用英语、法语、俄罗斯语轮番兜售着玫瑰花。

推荐:Phở Quỳnh 越南河粉店。加上蒜和国内味道一样好。RMB15元。

粉色教堂其实名叫新定教堂。是一座罗马天主教教堂,建于法国殖民时期。

即使你看过无数教堂,第一眼还是会把你惊艳到,因为整座教堂,都呈现出梦幻般的粉色,神圣而庄严的宗教在这里变得温柔了许多,我们也被阳光下耀眼的色彩迷住了。

刚好遇到情人节,也凑个热闹浪漫一下吧。

越南游记精美散文

第一日在广西的凭祥市领取通行证后,下午6点左右到了通关口岸——友谊关。下了车,拿着通行证,就跟着大队伍朝边境处走去。此时,会有很多人叫着兑换越南盾,我们没有换,越南旅游区通人民币。经过石砌砌成的隧道型拱城门,回过头仰望,陈毅书写的“友谊关”横挂在城门前。关楼为三层楼阁建筑,,城墙厚实,每层楼有雕刻精美的栏杆与古城楼交相辉映,似乎在诉说着城楼以往的历史。与古建筑相对应的是现代感十足的友谊关通关口。友谊关前游人如织,除了去越南的人,也有很多是越南来中国的游客。

友谊关广场口,笔直地站着一位边防战士,仔细地检查着我们的护照。广场上、通关处,很多人,我们默默地排着队,在宽敞明亮地办公处,说话都显得小心翼翼,边防人员边看着护照,边将资料输入电脑。队伍慢慢地在缩短,终于轮到我了,通过长长的中国庭院式的走廊,我们来到了越南。不经意间,我们已经越过那条边境线,没有明显的.界碑,只有地上静静躺着的一条线提醒我们:越南,我们到了。进了越南的入关处,与中国那边井然有序不同的是,这边乱成一团。这里一共有三个窗口,大家很快地就过关了。

晚上7点多越南导游阿景带我们吃了在越南的第一餐饭:听导游说我们吃的都不是正宗的越南菜,是带有中国特色的饭菜,只是比较清淡,油少点。

第二日凌晨2点到达下龙市,早餐后乘船出海游世界自然遗产八大奇观之一“海上桂林”下龙湾,这里拥有三亚美丽的海滨,但是却没有三亚的酷热。气候宜人,海风是一种温和的轻风,下龙湾充满了灵谧之美。船在行走中,我们游了狼狗石、香炉山、斗鸡石,只见山崖对峙,山势峻峭,奇峰纷呈,怪石错列,愈入愈奇!绿水碧潭,波光粼粼,湖光山色,相映成趣。山峰有的一柱擎天,有的惺惺相依,有的峰峦叠嶂,有的峥嵘奇峻。游船途中停靠在一座山岛,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深入溶洞,欣赏石钟石笋,倾听越南传说。在海面上游荡的舢板和渔船,也为这片美景增色不少。

第三日早餐后乘车前往越南首都河内,河内的房子一般是一幢幢的并排在马路边,每幢楼基本有2层楼高。大多是法式建筑,就象独门独院的“花式洋房”。越南的房子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大胆用色,他们将房子的外墙粉刷得十分漂亮,有粉红色、有紫色、有天蓝色等等,感觉自己的四周不再是灰仆仆的,而是五彩缤纷。

车子离还剑湖越来越近了,游客也逐渐多起来了。欧美游客较多。有许多欧美人乘坐当地的三轮观光车在街道上一排排的溜过,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熙熙攘攘的摩托车(摩托车是越南人的主要交通工具)也丝毫不礼让,在街道上横冲直撞,不过每个越南摩托车手都有娴熟的技术,在街道上横冲直撞却看着井然有序

在河内参观了越南的心脏——巴亭广场、主席府、还剑湖等地......我们几个趁着下午自由活动,相约到河内街上走走,每到一个店,我们都互相比划着并各自口中说着自国的语言,基本上是我们问,他们嘴里念着、摇摆着手,大概是听不懂我们说什么。我们那蹩脚的越南语在越南引起了无数的误会,比如:“姑娘,你好”被我们译成“过来,洗澡”然后我们自己先笑作一团。最好笑的是我们买水果,我们边拿着人民币,边把几个水果放在一边,他拿走几个,我们又拿回来…….

晚上,导游带我们到还剑湖的四周就是越南的老城区转了转,老城区街道错综复杂。是由一个又一个十字路口连接而成,好象每个街道的外表都差不多。是个名副其实的“迷宫”。老城区内,商店林立,各式各样的商品都有。有卖古董的、有卖衣服的、有卖越南旅游品的,甚至还有卖墓碑的。一条街包罗万象,只是我们时间有限,快步游览了一遍,我和谢姐不想放过这次机会,走走看看,还在这里同大部队走散了,不过,我们并不怕,因为我们都拿了旅社的名片,倒是把我们领队急得够呛。看着满头大汗的他,心里虽然过意不去,却还是被我们假意的怪他们不应该丢下我们,而应把他们男的留下,多吃几碗“米粉”(在越南男的比较受欢迎,越南人把老婆叫米饭,情人叫米粉、面条、稀饭等) 。

我们一路上都是这样说说笑笑,开开心心的互相打趣着,依依不舍的结束了我们的旅行。